辉达注册无人机侦测设备简介

  无人机侦测设备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和识别空域中的无人机目标,通过雷达、无线电频谱分析、光电识别等技术手段,精准探测无人机的方位、高度、速度和飞行轨迹等信息。该设备可有效发现非法入侵、黑飞或可疑无人机活动,为安防系统提供早期预警,适用于机场、军事禁区、大型活动等关键场所的低空防护,帮助安保人员快速响应潜在威胁,是构建智能化反无人机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。

  一、产品核心定位与技术架构

无人机反制产品一览

  辉达注册无人机侦测设备是专为“低慢小”无人机威胁设计的全频段无线电监测系统,采用无源被动探测技术(不主动发射电磁信号),通过超宽频信号分析与多源数据融合,实现对无人机的探测-识别-定位-预警全流程闭环。其技术架构基于以下核心模块:

  •   宽频带侦测天线阵列:覆盖300MHz-6000MHz频段(含900MHz/2.4GHz/5.8GHz等ISM频段),兼容全球主流无人机通信协议(如Wi-Fi图传、遥控链路)。
  •   高性能信号处理单元:集成TDOA(到达时间差)定位算法,支持多基站组网协同测向,定位精度≤7.5°R.M.S。
  •   智能识别数据库:内置超200种无人机型号特征库(含DJI全系列、FPV穿越机、自制机等),通过唯一序列号(SN)和厂商代码(MFC)实现精准识别。

  二、关键技术参数与实现原理

参数类别技术指标实现原理与技术支撑
侦测能力频率范围:300MHz-6000MHz采用超宽频双偶极子堆叠天线结构,垂直/水平极化同步接收,兼容斜极化信号。
侦测半径侦测半径:≥5km基于空间谱估计(Spectral Estimation)和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,提升弱信号灵敏度。
定位精度≤7.5°R.M.S(全向360°)多基线干涉仪联合波束赋形技术,通过协方差矩阵重构拓展阵列孔径,抑制多径干扰。
多目标处理同时侦测≥60架次分布式雷达组网架构 + 闭环反馈控制:<br>• 任务级协同:动态分配雷达资源,优化时空覆盖;<br>• 参数级协同:自适应调整天线仰角/转速,提升目标跟踪连续性。
响应速度≤2秒(信号接收到报警)优化信号处理链:<br>1. 快速傅立叶变换(FFT)加速频域分析(处理时间<450μs);<br>2. 自适应滤波算法减少计算延迟。
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:-20°C~+50°C宽温设计 + IP67防护等级(防爆版IP68),通过国家防爆认证(Ex d[ia Ga] IIL T6)。

  三、系统工作流程与智能预警机制

  信号采集:全向天线阵列实时捕获300MHz-6000MHz频段内无线电信号。

  特征提取:匹配无人机信号指纹(如跳频模式、调制方式),与GB/T 38905-2020标准型号库比对。

  定位计算:多基站TDOA时差定位 + 电子罗盘姿态校准,输出目标经纬度/高度/航速。

  预警输出

  本地声光报警 + 电子地图轨迹显示(支持≥60条轨迹实时追踪);

  数据上传管控平台,支持TCP/IP、RS232接口联动反制设备。

  四、典型应用场景与实战案例

  智慧城市低空安防

  案例:郑州铁塔部署万级基站组成的网络,通过全景摄像头+边缘智能盒实现无人机实时监控,2025年低空经济博览会期间成功拦截非法入侵无人机。

  效能:5km半径覆盖,电子地图显示SN号/高度/航速,误报率<1次/天。

  边境防御

  案例:以色列“智能防御塔”系统集成侦测设备,联动防空导弹应对跨境无人机威胁,响应时间≤60秒。

  技术延伸:支持黑白名单机制,合作无人机(如物流机)可豁免预警。

  重大活动安保

  案例:浙江奥体中心1平方公里核心区实现无人机100%追踪,周边5km范围入侵报警延迟≤3秒。

  五、行业对比与产品优势

竞品参数辉达注册同类设备(参考)
侦测距离≥5km(城市环境)1.5km(AARTOS X3)
同时侦测目标数≥60架次≥10架次(Tatusky便携式)
定位精度≤7.5°R.M.S≤10°(监狱防御系统)
识别速度≤2秒≤3秒(便携式察打一体器)
频段覆盖300MHz-6000MHz全频段433MHz-5.8GHz(部分频段缺失)

  核心优势总结

  •   全频段兼容性:覆盖民用无人机全部通信频段,破解跳频规避策略;
  •   军工级可靠性:-20°C~+50°C宽温运行,防爆认证适应油气平台等高危场景;
  •   系统扩展性:支持与雷达/光电设备组网,构建“侦测-干扰-打击”一体化防御体系。
滚动至顶部